批改作业是小学数学教师的一项常规工作,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与提高。它对于指导学生学习,检查教学效果,调整教学方案,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常,数学作业的批改,人们习惯于用“√”、“×”来评判正误,采用百分制打分。这种方法,在评价学生学习成绩、判断解题过程和方法、比较学习差异方面有一定的作用。但枯燥乏味、缺乏激励性,不能全面评价一个学生的基本素质、学习潜力。作业的满分仅表示“答题正确”,学生的解题思路、方法、习惯、能力、品质等各方面并不能从分数中体现出来,而这些东西却正是小学生学习潜力之所在。此外,单纯的用“√”和“×”来评价学习思维、学习成绩影响师生之间思想、情感的交流,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我将评语引入数学作业的批改中,指出其不足,肯定其成绩,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下面就我在小学数学作业批改中使用评语谈谈自己的一些粗浅的做法和体会。
一、评语可以指导学生学习方法,引导自我改错。当学生作业中出现审题、计算、观察、分析、判断等方面的错误时,老师可在错误的地方做上某种提示符号,让学生自己去思考、改正。也可用评语指导学生对自己的解答过程进行自查,写上“再想想”、“运算顺序对吗”、“读读法则再做”等。根据指导,学生不仅找到了错误的原因和正确方法,而且彻底掌握了自己的薄弱环节。
二、评语可以指导学生做题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当学生作业中出现审题、计算、观察、分析、判断等方面的错误时,老师可以利用评语进行方法指导。根据指导,学生不仅找到了错在哪里,而且知道为什么错、怎么改正:“方法太好了,可要细心呀!”、“解得巧,真聪明”。不指责质量特别差的作业本,相反,应尽量地发现他们的闪光点,以鼓励的语气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你准行!”、“你的进步很大,因为你付出了劳动。”、“看到你在进步,我万分高兴,希望你更上一层楼。”这种带感情色彩的评语使学生感受到了老师对他的关爱,充满了希望,从而会使学生逐渐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文:徐庄镇孙桥小学 张晓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