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中午起床,我又像往常一样检查孩子的穿鞋状况,果不其然又有几个孩子穿反了鞋。如果是以前我会直接对孩子说:“宝宝你的鞋穿反了,快换过来吧!”但是今天我故作惊讶的指着若溪的鞋说:“哎呀,若溪,你的鞋子宝宝怎么在吵架呀?你看它们两个正歪着头生气呢!”若溪听后立刻低下了头左看看右看看,对我说:“呵呵,鞋子宝宝真的生气了!”于是我又对她说:“哎呀,鞋子宝宝是好朋友,你赶快帮帮她们,让她们别生气了呀!”只见若溪蹲下身子,脱下了鞋子,把它们换了过来。其他小朋友看见了,都低下头去检查自己的鞋子有没有“吵架”。穿反鞋的小朋友就透过这样一个比喻把穿反的鞋子都给换了过来。没想到一句简简单单的话,却比我每一天纠正他们的错误来得有用。从那天以后,我每天起床后发现他们把鞋子穿反了就会提醒他们:“快看看你的鞋子宝宝又在吵架了呢!”孩子们会立刻自己检查并把穿反的鞋倒过来,有的孩子穿好了还会开心地说:“我的鞋宝宝不吵架了。”
我班部分幼儿由于父母的工作忙,孩子都是由家里老人带大的。在家里什么事情都是由爷爷奶奶一手包办,就算是孩子能做的事情他们也担心孩子会做不来,久而久之使得孩子的自理潜力越来越差。
纲要中指出幼儿园活动的组织应充分思考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知规律,以游戏为主要的学习方式。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中,时时处处皆是教育。就拿穿反鞋这一件小事为例,针对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只用说教来让孩子认识左右是违背了幼儿的年龄特点的,但如果只靠老师的关注和帮忙,又错失了孩子很好的学习的机会。
小班的幼儿对很多现象都喜欢拟人化,他们觉得生活中的一切都是有生机的,他们会对小花、小草说话;会对积木、玩具对话;会把自己的日常生活用具当成好朋友。两只穿在脚上的鞋子在老师的口中变成了“宝宝”还赋予他们吵架的情节,帮孩子在情节中关注到鞋子是分左右的,只有穿对了鞋子宝宝才会开心。所以对小班孩子的教育要依据他们的年龄特征,顺着他们的喜好,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文/卢店镇直幼儿园 张青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