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先生曾写过一首诗:“无情未必真好汉,怜子怎样不丈夫。知否兴风狂啸者,回头时看小于菟。”作为教育者,我们在面对学生时应秉持着爱去教育,去引导。同时,我们也应学会过滤掉那些宠爱的“阳光〞,让他们去勇敢的面对挫折,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切身的感受到雨后的彩虹是多么的美丽。
在岗的这半年时间里,我收获了许多,其中我的数学课代表王晓乐便是我最大的收获之一。初次进班看到他,他有着端正的坐姿,认真的态度,平和的心态。刹那间,他便走入了我的心里,晓乐是一个非常懂事且乖巧的孩子,在学习上踏实努力,在生活上,是老师得力的小帮手,有很多时候,我都想发自内心的去感谢他,如果没有年龄差距,我想我们应该会成为特别铁的哥们吧!
那是一天中午的午饭时刻,最后一节刚好是数学课,下课后我和学生一起打饭,一起就餐。我打好饭后便找了一个安静的地方开始享受午餐的快乐,吃过饭刷碗之际,本班的一名学生过来告诉我说:“晓乐今天中午还没吃饭,没打到饭。”我当时诧异,便问道:“没饭了吗?”他说有,我心想,那这孩子怎么不吃饭呢,我随口应了一声,说:“好,我一会过去看一下。”放好碗筷之后,我顺着晓乐坐的地方望去,发现他拿着碗,蹲在地上和另外一名同学说着话,当时我还诧异,这不是好好的吗,为什么不吃饭,我用斥责的口气喊道,晓乐,过来!他小步走到我面前,我便问他:“你为什么不吃饭在那和别人说话。”这时只见他把碗放在了旁边,一把扑到了我的怀里,在我怀里哭了起来,当时,我的内心最大的感觉是幸福和难受。幸福是因为这孩子没有把我当外人,我们是真真正正走进了彼此的心里。难受是我并不了解发生了什么,看到他哭成这个样子我的心里也很不是滋味,我便拉着他进了一个屋子,擦干了他的眼泪,只见他还在抽泣,我便问他:“饿吗?”他点了点头,于是我便拿起他的碗筷去打了一碗饭放到他的面前,这时,他好像不哭了,我说:“你先吃饭吧,有什么事吃过饭后我们再说。”吃过饭后我问他,你能跟我说说发生了什么吗?他说:“下课后我来排队吃饭,本来快到我了,五年级的一个学生过来把我挤了出去,我心里委屈。”我说:“她当时挤你的时候心里肯定不好受吧。”他说:“对,我不想和她挤。”我说:“恩,真懂事,别人做错了事,但是我们不做错事,是个好孩子。”我接着问道那你现在怎么想呢,他说:“老师,以后有什么事第一时间告诉你,不再私底下感觉委屈而哭鼻子了,她挤我肯定也是上了一上午的课,饿坏了,我能理解。”我拍了拍他的肩膀说:“真懂事,能够换位思考问题,你真了不起,下次再遇到这样的事,要记得第一时间告诉老师。”他点了点头,愉快的吃完饭脸带笑容回了教室,看到他开心的脸庞,那一刻,我也笑了。
很喜欢的一句话,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 在我的心目中,教育是一块圣土,教师在这块圣土上耕耘,应该以生命投入,奉献青春、心血和智慧,培养学生成长、成人、成才。